在基里曼和图拉真离开的时候,整个舰队已经变得无比庞大。
阿克斯为帝国提供了四百艘被命名为处决者级的战列舰。
这些新式战舰有着典型的帝国风格,耸立的哥特式尖顶以及各种建筑风格的船舱结构,其尺寸却比帝国历史上建造的任何舰船都要庞大。
即便是阿巴顿手中独一无二的行星杀手,在这些巨型战舰面前也会失去威慑力。
这段时间对于那些技术神甫以及泰拉裔技术员们简直是异常残酷的折磨。
即便其中不包含任何联邦当时的现用用技术,阿克斯给出的各种旧技术产品选项依旧多到令人头晕目眩。
这些设备名称许多都只是数字代号和字母代号,就算有名字也无法直接辨别,他们并不清楚这些东西的具体作用。
即便阿克斯将这些组件贴心的标记分类,他们也并不清楚这些组件的意义。
为此他们必须挨个通过全息记录标签观察这些组件模块的实际效果。
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类型足足有数十个,每一个总项下面则有着近数百种技术选项。
部分项目下的分支组建更是多到惊人。
不过好在阿克斯还是为他们的组装舰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船体的供能核心是最重要的补给。
全息的动态组建结构令人感到无比惊叹。
他们从未这样建造过舰船。
在反复商讨之后这些技术员以及技术神甫们选中了一款一款比帝国等离子反应堆仅先进数倍的巨型弧光反应堆作为舰船的心脏。
并非阿克斯提供的技术没有更先进的存在,哪怕是老式的反物质堆供能也会比弧光反应堆更为庞大。
但是他们依旧选择这项落后的技术。
这是帝国目前技术极限中最近的科技。
不排除某些贤者能够轻易的掌握这项技术,但是这些舰船将成帝国的重要力量。
他们必须确保自己能够维护这些舰船。
选择一个基于等离子反应堆技术升级版本的反应堆这有利于带动整个帝国的技术进步。
根据目前的情报资料,铁人给出的技术产物极少有出现混沌腐化的情况出现。
这些装置似乎对于混沌腐化有着天然的抵抗能力,帝国可以谨慎研究这些设备。
只需要一些时间,他们就能自行维护这些宝贵的舰船核心,同时还能想办法自行制造更多的弧光反应堆以替代现有舰船中大规模列装的等离子反应堆。
在选定了能量核心之后,一大批组件立刻就从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列表之中消失。
面对这些技术人员的质问,一个侍从铁人为他们解答了疑惑。
消失的组件是因为和该能量核心不匹配或者因为其耗能超标核心无法支持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此有一个大胆的技术神甫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们能不能在一艘舰船上装载复数个能量核心?”
在进行简单的测算之后,阿克斯很快给出了建议,为了确保舰船尺寸不会过于庞大难以运作,舰船的能量核心最多不可以超过四个。
毕竟在不使用任何智能核心辅助的情况下,四个能量核心已经是有限人工维护状态下的最大选项了。
随着更多的能量核心被加入,船体的总供能数值被成倍的放大,一些武器系统中消失的设备开始出现。
而一些舰船布局结构和能量管路技术选项大幅的减少。
动态的变化让所有参与者都能看到他们每一个决策对于这艘舰船的最终影响。
就这样在众人反复折腾了数百个小时之后终于完成了舰船的布局和设计。
这对于来自泰拉皇宫的技术人员而言并没有那么痛苦,只是惊叹于失落技术的先进以及曾经人类的辉煌。
毕竟动态选项变化的简易制造模式下一切都是可视的。
但是对于被基里曼调来的技术神甫们就是一场折磨了。
各种从未见过的科技组件在他们面前出现又消失,那些全息影像在他们眼前闪过,外形,尺寸,能量参数等等细节都被他们一点点记录下来。
但是对于内在的技术以及原理却浑然不知。
这种看得见,但是却只能看看的感觉实在是太折磨神甫了。
唯一能让他们得到安抚的,就是基里曼承诺这些舰船建造完成之后允许他们上船研究其中技术。
完成技术组合之后众人再一次目睹了铁人那惊人的建造效率。
在锻造之心泰坦的下方,巨型量子打印阵列开始发出轰鸣。
这些长四十公里的巨型战舰开始以每小时二十多艘的速度接连不断的从那长达上千公里的幽蓝色打印装置中冒出来。
这些尚未启动的战舰被引力牵引装置拉扯住随后分批靠上涅克罗蒙达外漂浮的星堡。
长方形的星堡延伸出一个个活动的锁定装置将这些巨舰锁定在主体下方。
这让整个星堡看起来有些像一个放大版的芯片。
迫于人手问题,基里曼不得不让阿克斯用机械体先协助操作舰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